机车车辆学院举办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 |
新闻来源:机车车辆学院 添加时间: 2025-09-02 |
为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机车车辆学院于暑假期间特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师生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强国之志。 抗战故事绘心间 7月,学院启动“抗战故事绘心间”绘画作品征集活动,引导学子以笔为媒,触摸历史脉络,赓续抗战精神血脉。 活动吸引60余名学生挥洒艺术灵感,展现绘画才能,涌现出一批佳作。经专业评审,9名学生作品脱颖而出。获奖之作兼具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既彰显青年学子的历史自觉,亦传递出对和平的珍视态度。 抗战书籍我来讲 学院于7月27日至8月27日组织开展“铭记历史,砥砺前行”抗战书籍阅读活动。50余名同学积极阅读《红岩》《白洋淀纪事》等经典书籍,感悟革命先辈英勇事迹,激发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活动期间,同学们认真研读、深入思考,撰写读书心得,体现出对抗战精神的当代理解。经评审,评选出优秀读后感:陈宣霖《〈红岩〉读后感:苦难的语法》获一等奖;魏佳洋《〈白洋淀纪事〉读后感:平凡铸就伟大》和王婧怡《〈林海雪原〉读后感:智慧与信念的赞歌》获二等奖;刘正付《〈中国抗日战争全记录〉读后感:历史的伤口与记忆的重量》和晏烨《〈红岩〉读后感:铁血丹心照汗青》获三等奖。 抗战遗址我记录 7月至8月,学院开展“铭记历史,砥砺前行”抗战遗址记录实践活动,号召学生利用暑假寻访城市中的抗战遗址遗迹,通过实地考察、影像和文字记录,挖掘历史故事,守护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同学们探访了抗日英雄纪念馆、红色文化纪念馆等场馆,详细记录了抗战时期建筑、碑刻和纪念物,通过摄影和笔记深入感受历史现场,加深了对抗战历史和革命先烈事迹的理解。经评审,李陈杨《人民公园里的纪念碑:一段不容忘却的川人记忆》获一等奖;魏佳洋《观死字旗纪念碑有感》获二等奖;晏烨《参观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有感》获三等奖。 抗战英雄我对话 7月,学院开展“纸短情长八十载,一笔一划致英雄”书信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书写信件与抗战英雄对话,表达对抗战英雄的敬意、感激与缅怀。100余名同学积极参与,用真挚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写下对英雄的崇敬与对历史的思考。 参赛选手张雯丽在致江姐的信中写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常思考该怎样传承您的精神。每当在学习中想放弃、在生活中退缩时,您的身影让我重新振作——您在那样残酷的环境中都未曾屈服,我更没有理由被困难打倒。我会继续为了理想和国家奋勇向前。”代远超在致赵一曼的信中问道:“该如何传承您和先烈们的精神?是在学习中刻苦钻研、以科技或文化回馈祖国,还是在生活中勇敢担当、面对挑战时想起您的坚守,从而迎难而上。” 抗战故事我来拍 7月27日至8月27日,学院开展“铭记烽火岁月,传承抗战精神”视频拍摄活动,鼓励同学们通过影像再现抗战历史事件、英雄与普通人的故事,并挖掘本地抗战资源进行创作拍摄。 活动获得积极响应,涌现多部优秀作品。《一封未寄出的家书》讲述1943年青年战士陈建军在伏击战前给母亲写信却未及寄出便牺牲,七十多年后这家书才被发现,揭开一段浴血奋战的往事;《足迹·星火》刻画了山区少年小石头继承父志担任地下交通员,在日伪军搜查中机智传递情报,成功将军情送往前线。 抗战知识我来答 8月,学院开展“铭记抗战史·奋进新征程”线上知识竞答活动。活动借力院媒平台,聚焦抗日战争关键战役、英雄人物及重大史实,全方位检验学生历史素养。通知一经发布,便引发热烈反响,近百名学子踊跃参与,掀起了知史明志的学习热潮。 历经一周激烈角逐,李思莹等3人凭借深厚历史功底与出色表现斩获一等奖;兰永权等5人荣获二等奖;王青豪等9人摘得三等奖。此次竞赛既是对抗战历史的深度回望,更是以赛促学的生动实践,有效激发学子自主研习热情,强化历史认同与使命担当。 抗战路线我来走 8月16日至8月30日,学院开展“重走抗战路,共筑强国梦”线上健步走挑战活动,以创新形式将体育锻炼与历史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健身中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 活动设“14天5公里抗战路”和“14天抗战路上小故事”两个板块。期间,同学们坚持每日打卡,真实提交运动数据和手写故事,展现出高度的自律与担当。大家通过网络平台交流打卡成果和抗战故事,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撰稿:刘静雅、余露 审稿:颜静 |
上一篇: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