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学院五育并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5月30日,一场非遗文化劳动实践在学院1211展开。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扎染工艺师刘光霞老师带领学生体验了扎染工艺的创作乐趣。
扎染,是我国民间印染艺术中的瑰宝,被誉为“没有针线的刺绣,不经编织的彩锦”,刘老师结合数千年扎染作品的发展讲解扎染的原理和步骤,近距离手把手传授扎染制作的颜料的配比和捆绑方式,大家边听边实践,一起动手设计创作,并展示自己的劳动创作成果。在劳动实践中体验“非遗”技艺,体验中国传统染色技法经久不衰的魅力,感悟自然和变化、审美与劳动之间的关系,提高审美素养,提升了劳动素养,拓展劳动技能,正是我们五育并举的初衷与坚守。
同学们表示,这次实践让大家明白了扎染是非遗文化里永不褪色的工艺,非遗是人类文明里永不褪色的精华文化。劳动实践加深我们对人类社会或群体以至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认同,也落实了年轻一代对“非遗”的热爱、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对民族精神的承续的信心。
学院还将陆续开设书法技艺传习、剪纸技艺传习等文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参与文化交流,陶冶文化情趣,培育审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