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教研室

毛永文,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工程师,机车电工高级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教研室主任,机车教师党支部书记,校级“铁道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及可靠性研究”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机车牵引与控制、机车制动机系统、电力机车总体及走行部检查、铁道机车网络控制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科研方向为铁道机车车辆可靠性分析,主持省厅级课题3项,主持校级课题4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项、参与编写国际标准1项。主持四川省在线开放精品课程1门,主持建设四川省样板党支部。主编出版新型态教材2部,主编校本教材1部。 获奖情况: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省级三等奖1项,校级一、二、三等奖各1项,四川省首届教师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大赛获省级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荣获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获得校级说课竞赛一等奖、讲课竞赛二等奖,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欧东方,中共党员,大学本科,硕士,教授,正高级工程师,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专任教师。四川省职业院校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名匠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主持人。
主要研究领域:长期从事铁道机车车辆制动技术方向的科学研究工作,在《铁道机车车辆》、《铁道车辆》等行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在国际重载大会宣讲交流学术论文2篇。获得发明专利10多项,其中第一发明人的专利8项。作为主要起草人制定铁路行业现行业技术标准1项。 获奖情况:中国中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中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入选国家铁路局铁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论文1篇。

董丙杰,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专任教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领域:铁路振动、噪声,载流摩擦磨损,疲劳强度。承担动车组技术、机械基础、工程数学等课程教学。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孙活,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员,郫都区政协委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教育学硕士。教育部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成都市汽车行业协会专家、成都市郫都区产业功能区科学技术协会专家库专家。机车车辆学院机车运用维护专业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及轨道交通装备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科研方向为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设备可靠性分析及电接触技术、职业教育。主持市厅级科研项目6项、参与3项,主持横向科研5项(经费20余万元,成果转化1.5万元)。主持参与省部级、市厅级调研报告5项。公开发表期刊论文37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软件著作权4件。 获奖情况:省部级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4次、市厅级优秀指导教师8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108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9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52项。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1篇、民进中央1篇、省政协5篇、民进省委会18篇、市政协37篇。

李杰,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副教授,机车电工高级工,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电力机车牵引与控制、电源变换技术及电源设计,担任牵引控制系统、行车安全装备、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教学。科研方向主要为电源系统设计与仿真,主持校级课题1项、厅级课题2项,主研省部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4篇。 获奖情况: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高职组)三等奖1项,全国高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获西部赛区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成都市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获一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赛项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 ,省部级奖项多项。

黄强,大学本科,副教授,电气工程师,家用电器维修高级工,国家级职业教育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成员,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家用音视频设备等,参与国家级职业教育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参与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电类专业系列规划教材《电子技术及应用》的编写及电子技术实训校本教材的编写等。 获奖情况:学校、成都铁路局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王田,大学本科,副教授,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内燃机车柴油机、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液压气压传动等课程教学。

杜斌刚,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副教授,机车电工高级工,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电力机车牵引与控制、机车电机与电器、电力机车制动系统等课程教学。科研方向为机车车辆制动,主持校级课题1项,公开发表论文2篇,主持校级在线开放精品课程1门。 获奖情况: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马元,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讲师,工程师,机车电工高级工,铁道机车司机,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电力机车运用规章、电力机车牵引与控制,铁道概论等课程教学。科研方向为电力机车运用规章。主持校级重点课题1项,发表论文3篇,建设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主持编写校本教材1本,参与编写“2+1”培训教材2本,参与制定“一带一路”铁路项目国际标准1项。 获奖情况:四川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呼和浩特铁路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曾获校级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

田国兰,中共党员,大学本科,讲师,铁道机车电工高级工,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电气控制及PLC应用、触摸屏、变频器技术及应用、机械制图及AUTOCAD、机械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等课程教学。科研方向为电气控制及PLC应用,主持校级一般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主持省厅级课题1项,公开发表论文3篇。主编出版新型态教材1部。参与第四批省级职业学校名匠技艺技能传承平台—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方向,参与省厅级课题2项。 获奖情况:全国高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案例竞赛西部赛区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荣获全国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评优秀指导教师2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职业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彭然,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讲师,知识产权师,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混合动力列车电源系统。在教学方面,主要承担机车总体及走行部检查、机车电机与电器、机车制动系统、液压与气压传动等专业课程教学。参与校级课题1项,公开发表论文2篇,其中1篇为CSCD/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阙晓宇,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讲师,助理工程师,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机车总体及走行部检查、内燃机车柴油机与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等课程教学。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公开发表论文1篇,参与编写教材1本。 获奖情况:校级优秀青年教师称号,指导学生参加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赛项(机车乘务员一次乘务作业)获得全国一等奖。

陈丽,中共党员,大学本科,讲师,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软件应用模块高级操作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网页制作模块高级网页制作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及其数字化应用等研究。承担信息技术等课程教学。科研方向主要偏向教育教学、课程思政、数字素养、人工智能应用等,主持校级课题1项,公开发表论文3余篇,主持校级SPOC课程1门。 获奖情况:2019年校级说课竞赛获奖;2021年校级精品教案比赛获奖;2022年参加成都高职教育学会论文获奖;2024年指导学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级奖;2025年指导学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级奖;2024年获得校级优秀教师。

安顺丽,大学本科,讲师,机车高级电工,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机车检查实训、电气综合实训、机车电器、机车总体、机车控制等课程教学。公开发表1篇论文,编写机车检查实训校本教材1本。 
陈凤英,九三学社社员,大学本科,工程师,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电力机车总体及走行部、机车电机与电器、机车新技术、动车组技术、内燃机车概述等课程教学。四川省技能人才考评员,参与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参与省厅级课题1项,主持完成校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完成校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论文6篇,授权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 获奖情况: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陈高琪,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助教,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机车网络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教学。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EI 检索学术论文1篇,CSCD中文核心2篇,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校级科研项目3项。 获奖情况: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生计算机创新作品赛获全国一等奖、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获全国一等奖及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工智能大赛获全国三等奖。 
何东宇,中共预备党员,硕士研究生,助教,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铁道机车车辆制动系统、牵引控制系统、电工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教学。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EI检索学术论文1篇,SCI 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校级科研项目3项。 获奖情况: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获全国一等奖、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获全国三等奖、第十八届挑战杯获四川省一等奖、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获四川省铜奖。

李昱辰,硕士研究生,助教,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铁道机车运用与规章、车辆构造与检修、铁道概论等专业课程教学。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中EI检索学术论文1篇。 获奖情况:校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教研室

徐世南,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讲师,机车车辆学院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空气动力学。担任机械制图、三维建模、专业安全等课程教学。科研方向为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 获奖情况:校级教学竞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一项。

曹刚,中共党员,大学本科,讲师,机车电工高级工,机车车辆学院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高速动车组技术,担任动车组检修及工艺、动车组运用与管理等课程教学。科研方向为高速动车组控制技术,参与省级课题3项,主持校级课题3项,公开发表论文5篇,主持校级在线开放精品课程1门。参编《CRH380A型动车组运用维修》教材1部。 获奖情况: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重大课题2项;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国铁集团职业院校铁道类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全国三等奖;全国职业院校“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CRH380B动车组塞拉门检修与故障排查”技能竞赛教师组三等奖;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荣获校级“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创新优秀个人”等称号;科研项目3项;软件著作专利3项。 
张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讲师,机车电工高级工,机车车辆学院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高速动车组技术,担任动车组技术、构造与运用检修等课程教学,科研方向为高速动车组控制技术、检修工艺与管理,参与省级课题1项,主持校级课题1项,公开发表论文3篇,参加省级、校级在线开放精品课程建设2门。 获奖情况: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校级二等奖1次;金砖国家车辆电气”技能竞赛教师组三等奖;荣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黄翎峰,中共党员,大学本科,讲师,动车组制修高级技师,机车车辆学院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动车组牵引系统维护与检修,参与省级课题2项,主持市厅级课题2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3篇,建设省级教学资源库1项。 获奖情况:“全国铁路技术能手”“全国铁路青年岗位能手”“国家级动车组模拟驾驶考评员”“省级技术能手”“铁路局技术标兵”“铁路局先进生产工作者”“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四川省劳模和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四川省技能人才考评员”等。 
孙小鹤,中共党员,大学本科,讲师,客车检车员高级工,机车车辆学院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动车组维护与检修。承担动车组制动装置维护与检修、制动机实训、机车电机与电器等课程教学。主持校级科研课题1项。 获奖情况:四川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校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张永昂,大学本科,讲师,机车车辆学院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动车组技术》、《动车组辅助维护与检修》等多门专业课程教学,主编高职高专系列教材1本,参编高职高专系列教材1本,主持市厅级课题1项目,参与市厅级课题3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多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篇,其他多篇。横向科研多项。 获奖情况:全国职业院校“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CRH380B动车组塞拉门检修与故障排查”技能竞赛教师组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各项竞赛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多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曹阳,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讲师,机车车辆学院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高速动车组技术,担任动车组机械装置维护与检修、电工电子技术、动车组技术等课程教学。科研方向永磁牵引电机定子绝缘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主持校级课题1项,公开发表论文3篇,主持校级在线开放精品课程1门。参编《CRH380A型动车组运用维修》教材1部。 获奖情况:校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
铁道车辆技术专业教研室

罗林顺,中共党员,副教授,铁道车辆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机车教师党支部组织委员,校绿色低碳与产业融合研究院负责人,四川省装备制造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成员。主持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绿色低碳与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实践研究,担任铁道机车车辆制动、牵引控制、机车车辆构造等课程教学。参编四川省十四五规划教材1本,主编公开出版教材2本,编写铁道机车专业校本教材1本,发表过教育教学相关学术论文4篇, IE检索学术论文1篇,主持市厅级科研1项,参与市厅级科研2项,主持行业横向课题2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校级科研项目4项。 获奖情况: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奖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市厅级优秀奖及以上6项,个人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1项,近五年获得校优秀共产党员表彰3次、优秀党务工作者1次、优秀教师3次。 
翁玉鸣,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工学硕士,机车电工高级工。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铁道车辆技术、动车组检修技术。从事《动车组机械装置维护与检修》《铁道车辆制动装置检修》《铁道车辆运用与管理》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获得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二、三等奖共4项,四川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1项。参与省级重大课题1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特、一、二等奖各1项,校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1项,其他各类型教学比赛获奖3项。参编国铁成都局高职生“2+1”定向培养教材1本。 获奖情况:校级“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主持校级教科研项目2项,发表论文3篇,获软件著作权3项。 
徐华,大学本科,工程硕士学位,副教授,助理工程师,网络管理员(高级),程序设计员(高级),办公软件操作员(高级),机车车辆学院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计算机程序设计、机车网络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车辆动态检测技术研究,担任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机车网络控制技术、车辆动态检测技术等课程教学。

严菊萍,大学本科,讲师,货车检车员中级工,机车电工高级工,机车车辆学院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铁道车辆车体结构、走行部、制动系统、车电系统、车辆动态检测技术等内容的研究,担任车辆构造与检修、空调制冷装置、车辆动态检测技术、车辆运用与管理等课程教学。 
张思俊,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助理实验师,货车检车员中级工,机车电工高级工,机车车辆学院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电力电子实训、电器控制实训、电气综合实训、综合检修实训、机车模拟驾驶实训等多门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发表论文2篇。

高菲,本科,高级维修电工,讲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可编程控制器、机车电机与电器等课程教学,参与编辑校本教材1本,参与多项校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篇。

李林,大学本科,实验师,高级钳工,高级车工,“1+X”车铣培训师,“1+X”车铣考核师,机车车辆学院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铁道车辆车体结构、走行部、工具钳工、车辆钳工、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等内容的研究,担任铁道概论、单车检查、机械制图、钳工实训等课程教学。 获奖情况:指导学生获市级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省级技能大赛三等奖2项;个人获市级优秀指导教师2项,获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1项,近年获得校级优秀教师2次,参编两本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教研室

游钱炳,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初级经纪人,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教研室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表面工程、机械加工。担任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机车车辆主型电器装调、机车车辆牵引变流系统部件装调等课程教学。科研方向耐磨耐蚀涂层工艺开发,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主研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2项,公开发表SCI论文12篇,北大中文核心4篇,授权专利8项,软著4项。参编《铁路货车制动装置》双语教材一本。 获奖情况: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荣获一等奖等4项,建行杯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荣获铜奖3项;其他竞赛获省级奖项10余项。指导学生撰写申报专利、软著30余项。

康丹丹,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焊接高级工程师,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焊接材料及工艺。担任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焊接技术、机械基础、机械材料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等课程教学。科研方向焊接材料及工艺研究,主持完成校级课题一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主编《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焊接技术》教材一部。 获奖情况: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优秀共产党员,主持企业合作项目获水电七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度郫都工匠。 
程强,大学本科,电工实验师,客车检车员高级工、制冷设备维修高级工、电工中级工,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铁道车辆技术与教育心理学。承担机车车辆车体及走行部系统装调、铁道车辆构造与检修、电气控制技术实训、焊接技术实训、机车车辆装调实训等课程教学。科研方向为铁道车辆技术与教育心理学,主持市厅级课题1项,参与校级课题2项。 获奖情况:校级优秀青年教师1次、优秀教师3次、优秀班主任3次、优秀工会干部2次、优秀工会活动积极分子2次;2025年“匠星杯”焊工校企技能大赛三等奖。

陈继革,中共党员,钳工高级技师,实验师,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机械装配、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电机装配。承担《钳工实训》教学、学生钳工技能竞赛及企业职工指导培训工作。主持校级科研一项(发表论文一篇),参与校级科研一项;目前正在申报实用新型专利两项。 获奖情况:2018年指导马边碧桂园职业中学学生获乐山市第十屆中职钳工组二等奖、三等奖。2023年参与国铁集团成都局三名职工培训,指导国铁集团成都局职工在2023年国铁集团钳工技能竞赛(设备类)中分别获得个人第二、第七、第十名,团体一等奖。2024年申报校级四川铁道职业学院《陈继革技能大师工作室》。 
汪鑫生,硕士研究生,机车车辆学院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智能制造、计算机视觉。承担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电工电子技术、PLC、智能检测技术、人工智能等课程教学。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篇,软件著作权2篇。 获奖情况:指导学生获得全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国赛一等奖1项。 铁道养路机械应用技术专业教研室

李惠群,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维修电工技师,机车车辆学院铁道养路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专任教师、教研室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机械工程技术、铁道养路机械应用技术,担任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应用管理等课程教学;主持参与校级市厅级科研课题6项,发表论文4篇,获奖论文2篇,主编出版教材1本,校本教材2本,软著3个。 获奖情况:指导学生获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大赛国赛三等奖1项、省赛特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5项、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比赛三等奖2项,获2024年四川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一等奖,获校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闵喜瑞,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机车车辆学院铁道养路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动车组检修技术、铁道机车检修技术、大型养路机械设备运用与检修。担任大型养路机械电气控制技术、HXD3型机车牵引控制系统、电力机车电机与电器、机车新技术、机车总体及走行部检查、机车车辆牵引变流系统部件装调等课程教学。参与市厅级横向课题1项,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名匠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成员。 获奖情况:四川省首届教师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大赛-职业教育二等奖;指导学生获得2024年全国铁路第八届青年职业技能竞赛-铁路机车电工赛项总决赛-职院组三等奖。

谢威,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一级造价师,机车车辆学院铁道养路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特殊地形下铁路线路设计、车路耦合与交通安全。主要承担铁道概论、线路养护与维修技术等课程教学;发表论文3篇,授权专利1项,参与地方标准编制1项。

夏熙鹏,大学本科,实验师,机车车辆学院铁道养路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专任教师,校内评审专家,初级经纪人证书。 主要研究领域:承担大型养路机械设备运用与检修。担任大型养路机械构造与维修、液气压传动系统、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技术、机械制图等课程教学;主持校级重点教改课题1项,主编实训活页式教材1本、校本教材1本,主持钳工实训教学资源库建设,发表论文1篇。 获奖情况:指导成都铁路局职工获2023年铁路车辆系统职业技能竞赛(设备类)团体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2024年第十八届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获全国初赛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赛项离散行业自动化方向二等奖。

刘利文,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工程师,机车车辆学院铁道养路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专任教师。承担电子技术、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技术等课程教学,公开发表论文3篇。 主要研究领域:钢结构设计。

何哲,共青团员,硕士研究生,线路工高级工,机车车辆学院铁道养路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专任教师。承担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技术等课程教学,公开发表论文6篇。 主要研究领域:边坡治理与监测预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