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7月7日,四川铁道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家立方”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基层社区——成都市郫都区红专村和火花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将专业力量注入社区治理关键环节,精准服务老年人与儿童群体,探索校地协同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图1 实践团队以及社区居民合照
直击治理痛点,专业赋能基层
“家立方”团队深入社区,直击治理痛点,通过深度访谈居民与社区工作者,系统梳理并解决社区运行中的实际问题。依托经济管理专业优势,团队聚焦垃圾分类等关键治理难点,提出并实施针对性优化方案。在实践中,志愿者们不仅协助社区加强垃圾分类宣传,科学引导居民提升环保意识,还积极参与社区环境美化,组织打扫活动,与居民共同清理垃圾,擦拭公共设施,以实际行动推动社区环境治理向精细化、可持续方向发展,增强居民环保意识,提升社区凝聚力和满意度。
图2 志愿者进入社区打扫卫生
情暖银发群体,做实助老服务
面对社区老龄化需求,团队精心组织“爱心餐”配送活动,为高龄、独居老人送去温暖餐食。服务不止于物质供给,大学生志愿者们更注重精神陪伴,耐心倾听老人心声,细致记录其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具体诉求与改进建议。这些一手资料为社区精准优化为老服务提供了重要参考,生动诠释了尊老敬老的当代实践。
图3 志愿者为高龄老人准备“爱心餐”
关爱幼苗成长,培育社区未来
针对暑期儿童看护与教育需求,团队设计开展了手工制作、趣味运动会等丰富活动。同时,敏锐结合社区治理重点,创新开设垃圾回收主题互动讲座。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游戏,环保知识悄然浸润童心,有效培养了孩子们的垃圾分类习惯,助力其成长为社区环保的积极参与者与“小小监督员”。
图4 志愿者带领小朋友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
图5 志愿者与小朋友进行“变废为宝”活动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家立方”团队以扎实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他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社区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服务“一老一小”的细微处贡献智慧与力量。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社区需求动态,探索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推动高校力量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为构建和谐宜居社区注入持久动能。
撰稿:李丹
审稿:王晓鹏、文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