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思政课教师政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我院思政部组织思政课教师一行8人于7月21日至26日赴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研修活动。 为期一周的研修,围绕近代中国与改革开放线索展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并重,让我们受益匪浅: 理论深厚、视野开阔。“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华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以敏锐的思想、开阔的视野、深厚的理论阐释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学研究”这一课题,为思政课教师的科学研究拨开了迷雾,开拓了视野、明确了方向;华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国胜教授则以大量的案例、详实的数据、透彻的理论阐释了“涌立潮头、敢为人先——广东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与实践探索”这一恢弘的主题,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磅礴魅力。 知行合一、亲身感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参观黄埔军校旧址、沙面和十三行博物馆,感受到了民主革命和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在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领略了“有家就有佛山”制造的大国工匠精神;与港珠澳大桥的近距离接触,内心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瞻仰邓小平同志的塑像,领略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神采魅力;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触摸着改革开放的潮起潮涌。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此次研修领悟最深是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习总书记这一殷殷嘱托振聋发聩。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不仅要感悟春天、陶醉春天,还要书写春天、播种春天,要有诗和远方;因此我们发杨“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改革开放精神,勇立潮头,提升“立德树人”的使命自觉,以育人的使命感、历史的紧迫感、教师的荣誉拼搏于育人“主战场”;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信仰才能站得住、立得稳、行得远;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真学真懂真信,才能真坚定。信仰坚定则敢讲,理论自信则能讲,能力过人则善讲,要练好以德立师立学立教的内家功夫,用渊博的学识、完美的人格魅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厚度、广度和温度,增强学生获得感,让学生终生受益。
 开班仪式
 理论学习
 十三行博物馆实践研修
 黄埔军校旧址实践研修

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实践研修  港珠澳大桥实践研修

瞻仰邓小平同志塑像 
 “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 实践研修
撰稿:龙燕
审稿:朱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