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实践研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11月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班级学生代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习研究社学生代表共计50余人,赴四川传媒博物馆开展“观传媒历史变迁,悟思想时代新声”实践研学活动。
研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分为集体教学和交流分享两个阶段。在集体教学阶段,师生在传媒博物馆王丰馆长的引导下,依次参观了通讯广播、电影、电视、照相机四大主题展区。
交流分享环节中,各小组依次进行成果汇报。市场营销24T1向诗语表示:“收录机墙与光影塔的碰撞,让我深刻体会到传媒史就是使命史。从延安发报机到5G网络技术,设备虽变,但‘掌舆论主导权’的本质始终未变。”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24T2杨国民谈道:“看到展柜里的老式摄影机和战乱中留存的胶片,我真切读懂了‘文化自信’的分量。从《神女》的无声胶片到如今震撼的4K特效电影,载体在变,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初心始终不改。”
此次活动打破传统课堂边界,以博物馆丰富的传媒史料为“立体教材”,让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领会传媒技术变迁与国家文化发展的同频共振,切实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内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实践认知。
撰稿:王彩霞
审稿:朱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