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参与乡村教育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2025年7月3日至1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习研究社组织了一支由10余名师生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服务队以“青铁延红脉·火花淬初心”为主题,深入参与唐昌镇火花村暑期儿童公益班活动,与满天星社工中心、火花村村委会等多方力量共同构建“校社村”多元协同育人机制,为乡村儿童带来一个充满知识与乐趣的暑假。
自7月3日开班以来,公益班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志愿者充分发挥铁路院校专业特色,将红色铁路精神融入课堂,通过讲述詹天佑精神、成昆铁路精神等,厚植孩子们的家国情怀;同时组织“我心目中的火车”创意绘画活动,激发他们对未来交通的无限想象。
在科学启蒙方面,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完成“非牛顿流体实验”和“纸树开花”等趣味科学小实验,以生动直观的方式传递科学原理,培养其探索意识和观察能力。团队还策划了“指尖勇气大爆发”手势舞教学,通过集体协作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与团队凝聚力,促进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除知识与精神的引领外,志愿者们还注重劳动教育和文化传承。通过组织“小小烘焙师”蛋挞制作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意义;参与竹编非遗教学,则帮助他们在亲手操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
通过系列实践,“青铁延红脉·火花淬初心”团队不仅拓展了火花村儿童的视野,丰富了暑期生活,更深化了对乡村教育现实的理解,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本次活动有效促进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助力社区发展与青少年成长,所探索的“红色文化+铁路特色+社区教育”服务模式为火花村后期开展常态化教育服务链注入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
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下沉乡村,探索更多可持续、可复制的教育服务模式,为实现乡村治理与人才培育双向赋能,贡献“铁职院”方案。
撰稿人:王婷婷
审稿人:朱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