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24T1和24T2班展开。党委副书记、校长赖芳亲临课堂,以“厚植绿色底色 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展示了“AI技术赋能+行业实践融合”的智慧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红及思政课教师到场观摩学习。
课前,赖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可再生能源和对应的代表性区域、企业及产品”“轨道交通的历史故事,轨道交通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与绿色低碳的关系”等话题,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进行资料收集,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课堂上,小组代表分别以“从浙江余村看我国绿色转型发展的意义”“宁德时代锂电池”“我国铁路轨道绿色低碳发展历程”“校园里的低碳‘追光者’,看四川铁道职业学院师生如何作答”等为题,各抒己见,积极展示学习成果。针对各小组分享,赖芳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了精准的点评,在“点赞”同学们的“大智慧”同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课堂氛围活跃而热烈。
结合课堂分享情况,赖芳立足学生专业特色,通过剖析中老铁路绿色建造技术、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能耗体系等案例,阐释“双碳”战略与交通强国的内在逻辑,强调了绿色转型的重大意义、绿色中国取得的亮眼成绩、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绿色之路的新征程。鼓励同学们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中,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这堂以数字化赋能价值引领、以行业前沿实践激活思政课堂生命力的创新探索,不仅点燃了学生的绿色梦想,更是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标注了鲜亮的职教坐标。
撰稿:严涛
审稿: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