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沱江水,难忘松山情
添加日期:2022-11-10  作者: 1989级铁道信号26班校友 郭桂桦

今年是母校诞辰70周年,我们自1993年毕业至今已有29年的光阴。自从年初接到学校举办校庆的消息开始,心中就充满了期待,当听到“沱江环绕,松山怀抱,青春在铁道上奔跑……”的歌声响起,更是心潮澎湃,激扬的歌声把我们带回了学生时代,足球场上的奔跑、图书馆里的阅读、后花园里的漫步、集体宿舍的夜聊……一切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历经三十多个春夏秋冬,我们从朝夕相处到天各一方,从当初的青涩少年已步入中年,如今我们在不同的城市扎根,为铁路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今天每个人取得的成绩和进步,都离不开母校的悉心培养、老师的谆谆教诲以及同学的一路陪伴。

还记得三十多年前第一次到学校报到时的场景,我从贵州大山深处的小县城,经过一天一夜汽车加火车的长途跋涉,辗转几百公里来到内江这座位于沱江边的川南小城。当疲惫的我们连同笨重的行李一起被校车接到了校园,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偌大的足球场以及古老的教学楼,那是我与学校的初见。年少的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想象,不知道将来的四年会在这里发生什么,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改变。从那一刻起,内铁机校就与我们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我们开始学会独立生活和思考,开始独自面对各种困惑和挑战。

踏入学校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带着浓浓川音的老师,麻辣鲜香的美食,松茅山上聚餐……都带给我们全新的感受和体验。四季轮回,时光荏苒,我们在一起学习交流融合,四年的集体生活充实而短暂,当我们对学校的环境越来越熟悉,与老师同学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当一切都还没有认真开始,离别就已经悄然来临。训练场上严厉的教官、实习工作的偏僻小站、每年一次的“12·9”歌咏比赛、大雾天整齐划一的操练都定格成了一幅幅永恒的画面,学校的运动场、后花园、实验楼、图书馆都成为毕业合影打卡地,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也成为毕业册里的一个个联系方式、一句句最真挚的留言。

步入工作岗位,才发现学校和同学早已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记忆里。由于父母工作变动,我毕业分配时没能回到熟悉的贵州,而是到了另外一个更加陌生的北方城市。如果说川黔两省无论是方言、气候还是饮食都还有很多相近之处,那么南方和北方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包括人与人的相处方式。置身于陌生的环境,身边没有人可以交流,那时候通信和物流都极不发达,连吃一顿川菜和火锅都是奢望,更不用说与千里之外的同学见面。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收到同学的来信,在工区偶尔接到铁路长途电话,大家相互倾诉衷肠互相鼓励,让孤独无助的我能够得到暂时的心灵慰籍。

再难熬的日子都需要自己一个人扛下去,从最简单的工作做起,用最朴素的方式交流,逐渐适应环境,慢慢融入社会,在磨砺中一点点成长和蜕变。十年磨一剑,一步一个脚印,相信成功没有捷径,相信努力终将有回报,凭着四川人那股不服输的劲,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和坚持着。如今我在北方的城市工作和生活,成为一名普通的铁路工作者,虽然没有特别突出成绩,但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和成长。专业从最初从事的驼峰信号到电子信息,学历从脱产专科到函授本科,前几年通过公开招聘从专业技术岗位到了管理岗位,目前从事组织人事工作。每当看到年轻人来到单位,我总是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解疑释惑,从他们求知的眼神我能想到我们的年轻时代,培养和教育新一代的铁路人成为我的使命和职责。

2008年毕业15周年的厦门聚会,2018年毕业25周年的贵州再聚首,我见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师和同学。在与大家亲密无间的交流之后,我才恍然发现,原来这么多年骨子里依然保留着与母校割舍不掉的血脉之情。内江已经成为我们的第二故乡,同学就是天南地北的一家人,四川境内发生的每一件大事都会牵挂我们的内心,汶川的地震、内江的疫情、重庆的火灾都让我们牵肠挂肚,因为那里有我们的青春,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

“杜鹃啼晓,漫漫长道,梦想在拼搏中闪耀……”我们从甜城内江走出来,带着学校的希望,怀揣青春的梦想。当我们在艰苦岗位上连续奋战的时候,在我们遇到困难挫折孤独无援的时候,当我们疲惫不堪想要放弃的时候,总能想起川流不息的沱江水,郁郁葱葱松茅山,让我们日思夜想、魂牵梦萦的校园。“勤奋 严谨 开拓 求实”的校风让我们不负青春,不负韶华,自强不息,永不言弃。

七十年,母校历经沧桑依然风华正茂,饱经风霜依旧生机勃勃,为铁路事业培养出了一代代栋梁之才,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铁路建设者遇山开路,遇水架桥,让铁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从当年几天几夜的绿皮火车到如今朝发夕至的高铁列车,人们回家的路程更加便捷,越来越多的复兴号驰骋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见证了铁路的发展和巨变,母校也见证着我们的青春和成长。

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载春华秋实,愿母校永远年轻,为铁路事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和大国工匠;愿广大莘莘学子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愿我们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2022年11月7日



上一篇:智慧灯塔光长明,母校恩情永难忘
下一篇:当知岁月短,还需惜余晖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 地址:成都市郫都区安德街道彭温路399号
70周年校庆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电话:028-68939970 028-68939908 电子邮箱:scrc70xqb@163.com
Copyright © 2015-2023 SCRC.EDU.CN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30541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244号